宜家研究报告:人们怎样定义“家”?

导读:
越来越多的人搬到城市里,却也住进了更小的空间。居住方式正变得多样,传统的稳定的家庭结构在减少,独居、旅居或者和很多室友一起合住的情况在增加。人们花在线上的时间更长,喜欢去大城市寻找幸福,甚至去新的国家过陌生的生活……

越来越多的人搬到城市里,却也住进了更小的空间。居住方式正变得多样,传统的稳定的家庭结构在减少,独居、旅居或者和很多室友一起合住的情况在增加。人们花在线上的时间更长,喜欢去大城市寻找幸福,甚至去新的国家过陌生的生活……

这些现象都组成了宜家最新报告“IKEA Life at Home Report”的背景,他们试图解答什么才是构成一个家的核心因素。他们与瑞典商业情报机构 United Minds 一起合作,在柏林、伦敦、墨西哥、孟买、纽约、巴黎、上海、斯德哥尔摩、悉尼、多伦多、苏黎世和马德里这 12 个城市里搜集了 12000 份答卷,并结合来自社会学、心理学、神经科学、设计学等学术成果来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报告分为两部分,除了调查和学术分析的第一部分外,第二部分 Real Life Stories(真实的故事)搜集了上海、斯德哥尔摩、孟买、纽约这四个地方的 13 个家庭故事,试图真正了解到人们的思考、感受和行为。这里可以看到报告原文。

这是“IKEA Life at Home Report”项目的第三份调查报告。之前他们关注“早上例行要做的事”和“厨房附近发生的事”,我们曾经报道过“上海人早上的生活是啥样”,有兴趣可以点击查看。

空间(space)

空间并不只是一个物理上的空间,它也是一种感觉经验(sensory experience),它影响了我们对房间的感受。宜家从触觉、听觉、嗅觉等方面入手总结了这些数据,他们在思考的是,如何利用感觉来提高生活品质。

人们怎么定义家1_1

18%:很多人认为房间越亮越好,但随着快速的城市化和增加的光线,反而让身体缺少对白天和黑夜的感知,调查中,就有 18% 的人觉得他们的房间太亮了。此外,人口密度过大的城市同样缺少自然光线,因为自然光线才能让人的状态和睡眠更好。

65%:对于 65% 的年轻人(18 到 29 岁)来说,音乐让房间更像一个家。当然啦,60 岁以上的爷爷辈就只有 49% 会这样认为了。 

40%:当人们闻到某一种味道时,就好像进入了另一个环境。有的时候,它对人的记忆、感情有更大的影响力。40% 的人觉得自己的房间里有种特殊的味道。

人们怎么定义家2_1

物品(things) 

我们的家由各种各样的物品填满,有的人的抽屉永远也关不上。这些物品除了满足生存需要外也影响了我们对家的感受。

人们怎么定义家3_1

1 周(week):大部分人都能意识到家里的东西太多了,超过 20% 的人每周都为家里新添一样东西,而 16% 的人称他们会毫不犹豫地丢掉家里的东西。小的居住环境让人们不能购买如此多的东西,结果是人们会对购买的物品越来越在意。调查还称,新的一代会更加注重物品中的情感价值,比如艺术和设计感。但老一代更注意实际功用。

43%:人们会更喜欢什么样的物品?超过 43% 的人认为,那些能让人们做感兴趣的事情比简单的所有物更为重要。 

37%:宜家鼓励人们自己拆装家具,实际上,37% 的人称很享受自己动手安装、修改家具的过程,而这些人会对家里更满意。

人们怎么定义家4_1

关系(relationship)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组成一个家的中心部分,但父母与小孩的这种传统的居住关系却在改变,单亲家庭的比例在上升,此外还有年龄的增长和环境所带来的变化。网络时代,人们对社交关系也有了新的认识,这些都改变着对于家的理解。

延伸阅读:宜家本财年销售额或可增长10%

人们怎么定义家5_1

49%:社交媒体已经变成非常重要的建立关系的地方,23% 的人认为好的 Wi-Fi 信号比家庭中有社交空间更重要。 其中,上海地区持该观点的比例高达 49%。同时,与朋友保持关系的模式也在改变,19% 的人会在网络上联系而非邀请直接拜访,这意味着吃饭这种社交活动也变成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1 小时(hour):私人空间是人们要求提高生活品质里最重要的一项。这源于高房价合租环境中越来越少的隐私。如果是与其他人一起居住的状态,25% 人选择每天有一个小时的独处时间。 

48%:依然有 48% 的人认为家庭是建立最重要关系的地方。

人们怎么定义家6_1

地方(place) 

很少有人会将家视为一个地理上的地方(geographic place),但会将住的地方变得像家。许多咖啡店、商店包括宜家自己的展示方式都会更像一个“家”的环境,让人觉得亲切熟悉且有安全感。这些原始的感受也许就是一个单纯的地方能成为家的原因。

人们怎么定义家7_1

38%:我们的居住环境比之前更拥挤,但很多人都不知道邻居的名字。与此同时,邻里关系的复兴却又在发生,试图重建城市化过程中所失去的东西,归属感、信任感和小社会中的保护意识。在调查中, 38% 的人就认为邻居的居住方式也是家的一部分。 

11%:在共享式的环境下,11% 的年轻人觉得工作和学校的环境比住的地方更像“家”。此外,42% 人们认为住的地方之外更像家。

人们怎么定义家8_1

(原标题:人们会怎样定义他们的“家”?宜家最新出了份报告 作者:廖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