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作新:式微的广东家具展该如何改变?

导读:
有人认为,今年新开的第九馆,和多年前吉盛伟邦在广东展览会的边上开了12万平米的琶洲商场,以展贸一体化的形式进行尝试,但最终以失败告终一样。我不知道这种论断以什么为根据,或者只是经验主义的判断?然而,东莞展的周边,从来就不缺乏这种所谓的展贸一体化的存在。

一年两度的东莞展,在炙热的阳光之下过去了。

今年谈不上人潮汹涌,还让人真有点不习惯。

这反映了什么?有人在网上认为:

  • 展区扩大,人潮因此分散;
  • 展贸一体化,定位不明。
有人认为,今年新开的第九馆,和多年前吉盛伟邦在广东展览会的边上开了12万平米的琶洲商场,以展贸一体化的形式进行尝试,但最终以失败告终一样。

我不知道这种论断以什么为根据,或者只是经验主义的判断?然而,东莞展的周边,从来就不缺乏这种所谓的展贸一体化的存在。东莞展周边的家具大楼,绵延几公里,存在很久了,“存在即合理”,为什么第九号馆的命运就会不同?

这又和展览会人潮少了有什么关系?

又如何解释两天之后的广州展的人潮更少的缘由?

我觉得以下几个原因值得我们重视:

——市场不好

外国市场不太好,而且这么多年下来,该建立起来的供销关系应该都建立起来了,供销双方建立起来的联系,已超过展览会所能提供的,新的客户少了,新的供应厂商也少了。

国内市场,大致也是如此,要找经销商的厂商,和要找厂商的经销商,大体上都“名花有主”了。况且现在可能还是“减法”,厂商不见了,或经销商倒闭了,双方对展览会的需求减少了。

——展览会太多

广东一带的展会太多,一年由一次搞到两次,由深圳到东莞到广州到龙江……展来展去,年年差不多,好的设计不多,连乱七八糟的滥设计,也不多了。我们当评委的,是很难评的,金、银、铜奖都很难评,因此评奖活动成为几个老教授的聚会,和干几天体力活的活动。

——供销关系在转移

过去,广东是家具业最集中的地方,他们得利于改革开放的先机,但至今他们还在吃这老本,没想到板式家具被成都抢去了;软包沙发去了海宁;实木家具在山东蓬勃发展;现在连低档的杂类家具也移到南康,全国还有许许多多的所谓的“产业集群”,现在可谓是遍地开花。

广东的家具业逐渐式微,因此以产业为支撑的展览会,哪能不跟着式微?

明年9月份的广州展,将迁到上海,会造成广东一带秋季的展览会进一步式微。

电商高扬在新加坡演讲,谈到新产品开发。

传统的企业,先设计,然后打样,之后参加家具展、收订单、生产,这个过程要6个月以上,且耗费巨大。

电商,只要请美工将新设计画成图(类似照片),然后挂到网上,去测试市场,顾客的点击、评语等等的收集,都是量化的数据,电商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来决定是否生产,生产多少,应作何改善等等,这个过程,一个月足矣,且用不了多少钱。

在网络化的时代,这类的新方法、新方式如果全面推广、厂商全面应用,那将来的展览会,参展商有多少?来参观的客人有多少?

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去评估、去改变经营策略。(原标题为:广东的展览会)

林作新3.jpg

作者:林作新  亚洲家具联合会会长,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版权声明:家具迷网独家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和链接地址。未经许可请勿随意删改文字。 随意删改本站内容,家具迷网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