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沉说红木 红木家具的市场流变

导读:
直至今日,红木家具市场浮浮沉沉,无数人随之起落,要么富甲一方,要么身败名裂,却也依然用最大的热情,关注着这具有魔力的木材。

红木家具的历史无需赘述,明清的达官显贵造就了传统硬木家具的响亮名头。从旧家具古董的收藏到仿古家具的出现,其中奥秘无非是“利”字当头。直至今日,红木家具市场浮浮沉沉,无数人随之起落,要么富甲一方,要么身败名裂,却也依然用最大的热情,关注着这具有魔力的木材。

物以稀为贵

红木制作的家具,向来是品位与身份的象征,国家规定的五属八类红木木材,不少都已绝迹,如名头甚响的海南黄花梨,只剩下一些稍显夸张的传说。早在上世纪50年代,国内红木就已空空如也,只好把目光投向东南亚诸国。当然,也有人用存下的明清旧木料做成家具,则更是稀少。

物以稀为贵,是市场的黄金规律。红木材料的稀缺,导致价格的飞涨,商人们开始在越南等地进口黄花梨,仿明清样式做成高档家具,很快红木便成为现代人财富之象征,家具市场的红木热潮,在2007年到达一个巅峰。但其背后的代价,是雨林的迅速破坏和市场泡沫的逐渐形成。 

疯狂的炒卖

2007年的红木热潮,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警惕。人们依旧在家具的典雅样式和木材的优美纹理中沉醉,商家们也赚得盆满钵满。

随着东南亚木材的紧俏,进口地甚至远达非洲,到了2010 年左右,行情又暴涨起来。据说在深圳关口,无数老板在那里抢货,稍晚了一步,就只有望洋兴叹,气得跺脚。

在广西江苏等地,到处都是寻找木材的商人身影,而拿到一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木材,精明的商家会大量囤积起来,等着价格更高时赚一笔。这种态势,已有隐藏的危机。

在木雕行业兴盛的浙江广州等地,雕工们有时不得不长期闲着,那是因为货太少,供不应求。原材料产地的商家们也跟着精明起来,开始不断抬高价格,帮忙吹着泡沫。在这种奇怪的市场状况下,看起来莺歌燕舞的红木市场岌岌可危。

乱象纷呈的现状

转眼到了今日,红木家具市场依然维持着自己的尊贵,但一场暗战已经悄然拉开。

据报道,曾有商家开始炒作金丝楠木,挤压红木家具的空间,一度引发互相攻击。这是种无奈的竞争之法,稀缺的红木导致许多想发财的木材生意人另想办法,想与红木市场分一杯羹。

越是高端,则利润越厚。如果说运作其余木料的行为还算良性竞争的话,假冒产品的出现,就不得不让在红木中沉醉的人们打一个寒颤,这很可能毁掉一个行业。

如今大量黑檀、红檀、黑紫檀家具等纷纷出现,都说自己是真正的红木,以高价售出。本来红木的定义,都是明清时期的俗称,直至后来国家定出属类才得以确定。这些商家索性打个擦边球,开始蚕食红木家具市场。

鱼目混珠,往往是考验市场的时候,这些普通的木材通过各种打磨上色的工序,摇身一变,成为高端家具产品,大方地摆进消费者的家中,没有丝毫羞愧,身价就是这样抬了起来。对红木不求甚解,只求面子或者升值的消费者,也是此环节中重要的一员。在几方的共同“努力”下,红木家具市场的泡沫显然到了爆炸边缘,更可怕的是,假红木家具具有很大的检测难度。

为了市场的健康运行,不得不究其根源,盲目的投资和升值期待、以及原材料的稀缺,是市场混乱的缘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决定着未来的红木之路。

根源与未来

无疑,红木家具的稀缺与精美,也显示这个市场的存在价值。人们依旧非常关注红木,喜欢红木。而最近出台的新国标,无疑是极大的利好消息。在乱象横生的市场中,新国标的出台意味着产品有了验证的标准,简言之便是有了表明身份的铭牌。这样一来,冒充李逵的李鬼们,就少了藏身之地。

在庆幸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免于忧患。消费者的鉴赏能力,一直有待提高。除非抛却那些华而不实的暴富心态,方能免去受骗,也才能站在艺术的角度来感受红木的魅力。

作为高端的象征,红木一词,的确能引起一番热烈的讨论,但遗憾的是,商家们却没能做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品牌,这也是红木家具发展的瓶颈之一。这个起伏多次的红木浪潮,未来如何,还得翘首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