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行业曾有的“春天”难以再来

导读:
首先,应该对“春天”有一个定位,很多人在问:“行业的春天有多远?”“春天什么时候能回来?”这里所说的“春天”,要看是跟哪一年比,很多人把2013年的红木市场行情视为“春天”的形象,期望那样的“春天”能再次来临。

首先,应该对“春天”有一个定位,很多人在问:“行业的春天有多远?”“春天什么时候能回来?”这里所说的“春天”,要看是跟哪一年比,很多人把2013年的红木市场行情视为“春天”的形象,期望那样的“春天”能再次来临。

有一种声音说春天很近:“春天马上就要来了”,做出这种判断的人,往往是估计,他的参照物为2008年。2008年,行业也曾进入过低谷,但到了第二年——2009年,市场行情大为好转,所以,用此类比来判断2014年,一些人就认为,到了2015年市场行情就能好转。2014年下半年,在河北大城开会长年会,就有人说,2015年6月就好了,也有说11月的,都是基于这种比较。其实,做如此类比,并不科学!为什么?2008年与2014年有两大不同。

第一,2008年的行业低谷,主要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它是全球性的,从国际引发到国内。危机过去了,形势自然好转。而2015年的低迷,主要原因为国内自身的因素——六大因素,比较错综复杂。第二,2008年红木行业正属于很强势的上升期,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企业负责人,年富力强,劲头十足,加之整个行业处于上升期,均给企业以信心,致使企业家们的心态都非常好。而到了2014年,当初那一代红木企业负责人,差不多都已经步入花甲之年,年岁偏大了,有些正处于与下一代的交接班中,而新的一代还不够成熟。最主要的是,行业整体人心比较浮躁,行业总体形势也不再处于上升期,所以,当今的行业形势与2008年很不一样。

简单地估计“春天”何时再来不够科学,只有科学理智地判断,找出低迷的因素,才能正确判断当前的行情。上面提到的六大因素才是“病因”。那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哪些因素能够产生变化,自然就推导出“春天”来临的时间了。

一、宏观经济形势如何?

从2014年至2015年,国内GDP并没有明显好转。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民经济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与2014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由7.4%下降到7%。宏观经济环境仍处于下行的态势。

相关阅读:央视实录:红木市场“过冬”记

二、房地产行业是否回暖?

房地产行业同样没有好转。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多项数据显示,楼市指标下行态势未变。全国房地产“国房景气指数”持续下行,回顾2014年2月,国房景气指数为96.91,今年2月份为93.77,而6月份跌至92.63。今年第一季度首次出现回暖迹象。不过这种增速并不稳定,只在一部分城市有所体现,全国范围内并不显著。个别地区虽然有轻微起色,但主要局限在清理库存的阶段,对整体房地产市场影响不大,总体情况没有太大改变。

三、反腐力度能松下来吗?

目前形势看,中央反腐劲头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向纵深发展,这就导致一些人不敢轻举妄动。反腐力度愈强,奢靡消费就不敢抬头。这些大家都懂的,我不用在这里赘述了。

四、红木卖场泡沫能消除吗?

事实上,红木卖场的泡沫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许多大型卖场还在陆续地建设中,因为投资巨大并且建设多年,不可能因为市场的行情而嘎然停止,所以红木卖场的扩张实际仍在加大,泡沫也仍在加大。

五、原材料价格是否能保持平稳?

从国内外整体形势分析,红木原材料仍然会处于震荡阶段,短时间不可能恢复平稳。尤其是缅甸政府对中国伐木工人的判决,尽管缅甸官方已经释放了155名中国籍伐木工人,但对于今后在缅甸伐木势必造成非常大的影响,而这种不可预料的一些国际间的形势,都促使着原材料价格的不稳定。同时,国际上对濒危动植物的管控,也将越来越严格,因此原材料价格动荡不可避免。原材料价格的动荡,直接导致红木木材商、生产商不敢轻易进货,消费者也不敢轻易下手购买,均处于观望期。

六、企业的诚信行为怎样?

在红木家具产业低迷,市场销售总体下滑的行情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一些企业以偷工减料来降低成本,搞低价竞争,反倒使红木行业内不诚信现象加剧,从而更加抑制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综上所述,这六大因素并没有明显的改变迹象,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有重大改变。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影响红木行业的六大因素,在短期内都不会发生改变,即使出现缓慢的提升,红木产业也只能慢慢地顺应性地回升。所以,在近期的1、2年内,红木行业状况应该不会有大的改观。企业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选择不同的应对方式,不要盲目乐观或迷惘等待。

(原标题:曾有的“春天”难以再来——从因素的变化中导出结论 口述:赵夫瀛 整理:梅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