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看仙作转型升级

导读:
仙作走过的道路,是一条草根崛起之路。从五六年前的前店后厂式的家庭作坊,到去年开始遍地开花的摩天大楼展厅,仙作正在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华丽蜕变着。

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建成之后,必将成为仙作的里程碑式建筑群,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坝下,原本一个平凡的小村落,如今却成为名震四方的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仙作”已与“京作”、“广作”、“苏作”一起,跻身古典家具四大名作之列。红木产业正成为仙游县一个支柱性产业,带领仙游人走向全国乃至国际的舞台。人们不禁想问:这个小县城是如何造就了一个大品牌?这个品牌又会如何做强做大?在现阶段,仙作要继续发挥更大的能量,还缺少什么?

政策暖风催生产业神话

2006年9月,中国发布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认真贯彻落实发展重点文化产业。规划提出,在“十一五”期间,一批具有战略性、引导性和带动性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要在重点领域取得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仙游县工艺产业发展迅速,被列入福建省“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重点项目之一和莆田市“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集群之一。时逢政策春风,又加之县政府的大力支持,配合仙游人的敢拼敢闯、踏实肯干,2006年12月,仙游县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授予“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称号。“仙作”品牌逐渐成为响当当的区域品牌,与“京作”、“广作”、“苏作”一起,跻身四大名作之列。

2011年,仙游已成为东南亚最大的红木家具生产基地,“仙作”产值达到16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15万人,相关厂商超过3000家,左右全国60%高端红木原材料交易,成为全国红木家具市场的方向标与晴雨表。

单打不如合打,产业亟待升级

市场幻化莫测,此起彼伏,纵观中国红木家具行业,大大小小的红木家具厂家数不胜数,企业发展程度参差不齐。随着形势的发展,必然有部分企业无法继续适应市场,遭到淘汰,而维持下来的企业,他们之间的竞争程度可想而知。那么,中国红木家具企业该怎样布局自己的“前线”(市场渠道)与“后方”(生产工厂),去开拓属于自己更大的发展空间呢?众多红木业者早已达成共识:在扩大企业实力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品牌体系。

从一个个简陋、粗糙的小作坊到一个个典雅、精美的艺术殿堂,红木产业经过数十载的厚积薄发,已经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台阶之前。品牌化、规范化、国际化、将成为千年红木产业新的关键词。

闭门造车,必将止步不前。单兵作战,必显势单力薄。“仙作”专业人士呼吁只有“抱团”打造古典家具行业最具文化、最具特色、最有价值的区域性大品牌,才能提升仙游红木家具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创造力。

从家庭作坊到艺术殿堂

从历史经验来看,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要诞生集中代表行业水准的综合体,也即一个行业的“门面”。仙作发展至今,尽管各个大型厂家的展厅越盖越大,越建越豪华,但作为区域品牌,仙作始终缺乏一个足够体量和震撼力的综合建筑群。

2011年开始动工的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不仅在个头上成为仙作的“大块头”,在内容上,集中了仙作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与作品,艺术内涵上也同样是“大块头”,建成之后,必将成为仙作的里程碑式建筑群,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以36万㎡的恢弘开篇,承载“仙作”产业升级平台。是一个集商贸交易、会展会议、产品研发、物流配送、旅游观光、服务配套为一体的复合型高端专业市场,打造红木全产业链的集群,由专业的运营管理公司提供统一的运营管理,为产业更为城市负责。建筑整体风格以唐朝大明宫为蓝本,萃取了中国古典建筑精髓,融合现代商业模式而成,在景观方面则秉承仙游浓厚的历史积淀和仙作工艺的神韵,体现雍容典雅的中国传统美学以及显山露水的规划理念,塑造特色鲜明的城市标志性建筑,打造永不落幕的古典工艺行业盛会。

仙作工艺,在一代又一代仙作人的努力下,已经将这门工艺打造成城市名片,一方水土一方人民,都在依靠这张名片生活着,并以此为荣耀。时至今日,在迫在眉睫的转型升级阶段,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的诞生,无异于一只重磅炸弹,必将助力仙作华丽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