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的制造供应商都活得怎么样?

导读:
6月25日上午,余杭乔司。带有浓郁瑞典传统风俗的“锯木”礼之后,宜家在中国大陆地区经营的第17家商场,宜家杭州商场正式开门“接客”。迷宫般的通道被吐槽,性价比极高的家居商品被抢购一空。

6月25日上午,余杭乔司。带有浓郁瑞典传统风俗的“锯木”礼之后,宜家在中国大陆地区经营的第17家商场,宜家杭州商场正式开门“接客”。迷宫般的通道被吐槽,性价比极高的家居商品被抢购一空,瑞典特色餐厅让人又爱又恨,餐饮区的支付宝扫码付款方式带来惊喜……这股带有北欧气息的杭儿风背后,宜家独特的供应链,再次被人们提及。

杭州宜家_1

据宜家中国区公关经理许丽德介绍,中国是宜家全球最大的采购国,采购量占比20%左右,其中杭州萧山、浙江宁波等地就有很多供应商。浙江在线记者也在现场发现,工作灯、射灯、滚筒式除尘器、钢制保温杯等等不少产品都出自浙江厂商。作为供应商,这些浙江制造的代表,是如何与国际家居巨头打交道的?

IWAY准则倒逼“浙江制造”

宜家,说到底是一个玩供应链的公司,自营品牌、销售和设计,然后找靠谱的供应商,将生产甚至库存交给他们完成,采购的主要原则是以保障价格和质量为优先。能和宜家合作,是厂商求之不得的事情,无论从品牌影响力,还是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升级看,这能让他们甩开同类竞争对手。

今年是永康的每日鑫厨具为宜家代工的第三年,从第一年的试水,到去年的2700万销售额,再到今年6000万的目标,每日鑫的相关负责人乐在心里,“我们是生产不锈钢西餐具的,不同尺寸的刀叉,都是我们这里生产的。”据他介绍,自从前年从宜家接单之后,工厂就推掉了其他单子,百分百为宜家服务。在这位负责人看来,和宜家合作,除了公司的销售有保障之外,还让他们体验到了宜家的国际范儿。“国内的制造业要学的很多,包括先进的技术、理念和管理,这是个提升,不知不觉和国际接轨。”

据了解,为了规范供应商的各个生产环节,宜家出台了一套IWAY准则(《探索家庭装修产品的宜家之路》The IKEA Way on Purchasing Furnishing Product)。这是在2000年前后,宜家为全球供货商制定的一整套清晰、明确的规章。浙江在线记者从宜家官网查到了这份准则,共罗列了14个大项,其中涵盖从最低工资到加班时间、工厂劳动条件和对废物处理方法,甚至对出现意外状况的工厂紧急出口管理和灭火器摆放也有所规定。想要成为宜家的供应商,就必须通过每年IWAY准则的严格审核。

“确实很严格,跟不上的话我们就要淘汰。每年,IWAY的标准都不一样,瑞典总部会派人过来评估,根据产值给你开单子,定下销售额的指标。”据这位负责人介绍,分管业务、品质和物流控制的稳定三人小组,将给企业做综合评分。此外,宜家还有独立的质量检测小组和部门,不定期巡视、检查产品质量和IWAY实行状况。看得出来,对于产品,这家全球家居巨头显然有着一套完善的把控体系。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副院长谢洪明教授认为,与宜家合作,是倒逼浙江的制造业企业,更加接近国际化市场,推动他们的创新能力,制造精细化,对于产业提升有影响。

相关阅读:宜家还开酒店?里面竟没有宜家家具!

“成本杀手”背后的双方博弈

不过与此同时,不要忘了,宜家素以“成本杀手”闻名。其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1943年创立公司,基本理念就是在制造成本偏低的地方找到供应商,以维持低价,且广撒网。想跟全球最大家居巨头合作?那就满足要求,做不好就换,因为单子不多,换了也不影响宜家自身的供应链。当单子占到某厂商全年销售额的40%甚至更多之后,供应商就成为被动的一方。

“这是中国,想用更低价格进入者从来都不乏其人。”一位宜家工厂的工作人员曾说。面对宜家采购每年提出降价的要求,工厂通常列举成本计算后的各种难处,并且宣称“再降价就不做了”。这种摊牌式的斗智斗勇,对工厂和宜家来说,都是家常便饭。

在降低成本上,宜家“对自己和别人都很残忍”。宜家被广为传颂的改善工艺是秘诀之一,比如将一张方桌的桌腿卸下来,使整张桌子可以被放在一个平板箱内运输,这一改动一年可节省28万欧元;通过改变塑料花的缠绕工艺,宜家每年可以节省近6万欧元。此外,宜家还通过提升订单量,促使供应商降低价格。据悉,宜家对供应商的报价分为几部分:材料成本、制造成本、管理费用和利润。其中,制造成本通过工业化改造、提高效率来降低,管理费用通过宜家订单的增长来摊薄,材料成本则包含市场客观因素,这部分需要和宜家共同来探讨合理的数字。至于最后的利润,供应商只能“内部挖潜”,但生产品质又必须达到宜家IWAY准则的要求。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2013年3月,12家原帮宜家代工的家居生产企业联合宣布,抱团到阿里集团旗下淘宝、天猫等平台,寻找适合自己的电商发展模式。作为12家宜家代工企业集体转型的发起人,原宜家代工联合会会长曹跃伟曾说,“要么继续忍辱负重,要么彻底决裂。在2011年,就有数百家宜家中国代工厂纷纷宣布停止为宜家供货。家具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和运输费翻倍增长,宜家采购价却一降再降,企业当时每年亏损500万元左右。”在谢洪明教授看来,制造业就是成本导向,如果利润空间小,会造成恶性循环,“还是要差异化导向,创新导向。” 据了解,这些年宜家也在逐渐转变“血腥淘汰”的思维,如果企业做得不错,那就多给一些单子,安心优化流程降低成本,让厂家和宜家一起降价。

(原标题:当“浙江制造”遇上宜家 如何与国际家居巨头打交道?  记者 管吴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