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橱柜启动IPO 经销模式存高成本隐忧

导读:
两大家族控股达97%,公司毛利逐年下降,趋势难改。金牌橱柜逆势而动,或许是不得已而为之。

两大家族控股达97%,公司毛利逐年下降,趋势难改。金牌橱柜逆势而动,或许是不得已而为之。

在房地产市场整体放缓的背景下,多家非橱柜企业跨界进入,市场容量巨大的橱柜市场涟漪阵阵。橱柜企业厦门金牌橱柜有限公司(下称:金牌橱柜)拟登陆上交所募资扩能。

2厦门金牌橱柜

5月18日,作为华南橱柜产业带上的区域性橱柜企业,金牌橱柜正式预披露,拟发行1700万股,占公司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25.37%,募集资金约3.67亿元,用于在江苏泗阳建设年产7万套的整体橱柜项目,同时在厦门建设三期项目工程、研发中心和信息化建设项目。

然而,记者发现,此次金牌橱柜IPO,除了报告期内直线下降的毛利润指标外,还面临着家族持股高达九成的难题。楼市低迷加上同质化竞争激烈的市场现状,对橱柜行业无疑雪上加霜。在如此境况下,金牌橱柜欲扩大的整体橱柜产能,是否真如外界质疑的那样,难以得到市场消化呢?

金牌橱柜董秘陈建波6月5日接受长江商报记者专访时并不认可,他向记者表示“金牌橱柜从治理结构上来讲是符合上市要求的”。

逆势扩产 欲占一成市场规模

房地产行业需求不振,直接传导至下游橱柜行业——金牌橱柜不得不逆势而动。

招股书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约7.33亿元、5.61亿元和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约4002.76万元、3075.99万元和2297.72万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3.58%、17.20%和14.19%。

从财务报表上来看,金牌橱柜业绩并非不好看,但表象之下或存隐忧。长期从事建材行业研究的中投顾问机构研究员邹明晓认为,当前国内橱柜行业发展有所回暖,但市场供需矛盾依然存在。当前,橱柜行业所处的环境较为恶劣,受房地产市场下行影响,市场需求量有所减少,同时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在不断提升。

据了解,2010年以来,受宏观调控政策,国内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和成交额出现一定波动,整体橱柜行业是一个新兴的细分领域,受到下游居民户数稳定增长及旧房装修市场发展等因素影响,现阶段行业周期性不明显。市场供需矛盾关系和人力、原材料成本双向夹击下,金牌橱柜的日子不一定好过。

招股书显示,金牌橱柜企图通过募投项目增加橱柜产能,然而在市场整体低迷情势下,增加的产能是否能够得到消化尚存在疑问。金牌橱柜拟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1700万股,占公司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25.37%,拟在上交所上市募集资金约3.67亿元,其中约1.60亿元用于在江苏泗阳建设年产7万套整体橱柜建设项目,再就是三期项目工程拟投资1.28亿元,其余为研发中心和信息化建设项目。

据了解,索菲亚、圣象地板非橱柜主业的企业等都气势汹汹跨界进入橱柜行业,市场竞争激烈。金牌橱柜董秘陈建波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这个市场总体容量巨大,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有很好的市场机会,金牌橱柜只要占有10%的市场规模,做到百亿规模是没有问题的。

相关阅读:家居企业扎堆新三板 曲线IPO?

值得注意的是,金牌橱柜的毛利率在指标报告期内一直下降,从2012年的47.73%降至2014年的40.84%,特别是主导产品橱柜的毛利率,也从2012年的48.42%降至2014年的38.78%。

金牌橱柜认为,公司面临市场竞争不断加大的风险,在用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双双上涨情况下,对公司营收、利润率产生一定影响。而在前述情况下,募集资金扩大产能或将成为金牌橱柜的负担,投资项目将存在达不到预期收益的风险。

此外,若未来国内房地产市场交易出现长期低迷或大幅下滑,也将对公司业绩不利。

邹明晓认为,橱柜行业是房地产的下游行业,房地产市场的活跃度与橱柜行业的活跃度呈正相关关系。除非橱柜行业出现较大技术变革或产品创新,能够吸引大量消费者进行“买新换旧”,否则其将与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保持一致。

经销模式的高成本隐忧

1厦门金牌橱柜

金牌橱柜的主导产品是橱柜,通过经销商销售是公司自主品牌业务的重要销售模式。

金牌橱柜招股书发现,2012年度至2014年度以经销方式的销售额收入占公司营收的45.24%、48.41%和54.42%。从数据上看,经销模式所占收入比重越来越高。

2012年至2014年,其经销商专卖店数量持续上涨,从2012年的302家发展到2014年的567家,其销售额也从2012年的约1.77亿元上升到2014年的约3.66亿元。

同时段内,公司直营店从53家发展到61家,销售额从约1.77亿元跃至约2.54亿元。公司认为,通过经销商销售是公司自主品牌业务的重要销售模式,也是这个行业传统的分销模式。

通常,经销商开设的专卖店接受客户订单,将客户确认的销售订单发送至公司,经销商一般按照结算价格向公司支付全部货款,到货后再由经销商上门安装等。董秘陈建波受访时认为,橱柜行业属于服务密集型行业,服务程度高,安装繁杂,经销商模式不可缺少。

金牌橱柜在招股书中坦言,报告期内经销模式的收入占比逐年提升,公司预计通过经销商专卖店销售模式实现的收入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

未来三四线城市是橱柜行业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区域,按照上述金牌橱柜经销商发展速度来看,经销商数量或会大量上升,而且“这种传统经销模式还会长期存在”。

但是,在大量发展全国各地经销商背后,也带来诸如管理成本、广告投入成本加大等难题。

数据显示,2012至2014年,金牌橱柜广告及业务宣传费分别为3321.33万元、4361.16万元和6646.03万元,而在2015年,仅仅CCTV《东方时空》后和《焦点访谈》后发布的全年广告合同金额就高达约4796.46万元。

其实,金牌橱柜在招股书中也意识到这样的问题:如果经销商经营中心发生变化,无法做好有效的品牌投放,不具备得当的市场操作能力,将会影响公司产品在该区域的销售。

中投顾问研究员邹明晓受访时认为,当前互联网冲击下,橱柜企业需要升级和转型,不仅仅对产品,对于销售模式也需要创新和转型。他认为,虽然一二线品牌橱柜企业的分销体系较为发达,扩张速度较快,但部分企业有盲目扩张的趋势。

两大家族控股达九成

记者查阅金牌橱柜招股书发现,不仅温建怀和潘孝贞绝对控制金牌橱柜,更让人关注的是,潘家、温家两大家族成员也分别持有不少公司股份。

公开资料显示,在温氏家族成员中,除温建怀持有16.51%股份外,温桂华、温建北、温建河及俞丽梅分别持有金牌橱柜股份为1.61%、4.86%、0.32%和0.02%,合计持股23.32%。招股书显示,温桂华为温建怀、温建北和温建河之父,温建怀为俞丽梅的姐夫。

在潘氏家族成员中,除潘孝贞持有金牌橱柜9.71%外,潘美玲持股3.88%,潘宜琴持股1.95%,合计持股15.54%。

招股书显示,潘孝贞和潘宜琴为兄妹关系,潘美玲系潘孝贞侄女。潘美玲生于1990年,其持有股份为继承其父潘孝泉股权遗产,时间为2009年。这样一来,温氏家族、潘氏家族直接持有金牌橱柜股权合计38.86%,加上由温建怀和潘孝贞通过建潘集团间接持有金牌橱柜58.30%股权,合计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股权高达97.16%。

不仅如此,上述持股股东还在金牌橱柜担任重要职位,其中,温建怀为董事长,潘孝贞为副董事长和总经理。长江商报记者比对以往拟上市公司的“经验”发现,家族成员通常尽量避嫌或通过壳公司完成对发行方的股权间接持有或代持,但是温、潘两大家族成员或不想拘泥于这个“俗套”,改直接持有。

记者查阅招股书发现,金牌橱柜一些高管也有类似情形,其中,朱灵、陈建波、王红英及李子飞分别持有股份0.03%。朱灵现为公司副总经理、财务总监,王红英为职工代表监事、行政及人力资源部副总监,陈建波为董秘和稽核管理部总监,李子飞为运营服务中心总监。

令业内人士担忧的是,两大家族成员处于绝对控制地位,实际上并不利于公司治理,两大家族持股股东有通过投票权或其他方式对公司经营决策等方面进行控制或影响的可能,进而对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利益产生一定影响。

对此,金牌橱柜董秘陈建波6月5日接受长江商报记者专访时并不认可,他告诉记者:“从治理结构上来讲是符合上市要求的”。

陈建波向记者介绍称,我们内部有决策机制,并非以持有股权多少来决策,而是按照高管成员的票数来决定。从股份制来讲,温家持股比例比潘家多,记者追问陈建波这样的决策机制是否科学,他承认“股东之间确实需要平衡的点”。

金牌橱柜毛利率指标

2012年 47.73%

2014年 40.84% 下降6.89%

主导产品:橱柜毛利率

2012年 48.42%

2014年 38.78% 下降9.64%

经销模式:广告及业务宣传费

2012年3321.33万元

2013年4361.16万元

2014年6646.03万元

2015年,仅仅《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的广告合同金额就达4796.46万元

潘家、温家控股达97.16%

直接控股

温家合计持股23.32%

潘家合计持股15.54%

间接控股

温建怀和潘孝贞间接持有58.30%股权

(原标题:金牌橱柜IPO:暗藏家族绝对控股风险 记者: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