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的全球化旅程

导读:
与人们先入为主的印象相反,第一次全球化时人们对异域木材的需求并不在于用其做家具,而是将其作为提取染料的来源。

与人们先入为主的印象相反,第一次全球化时人们对异域木材的需求并不在于用其做家具,而是将其作为提取染料的来源。

木材!_1.jpg

所谓第一次全球化,是指地理大发现前后的全球贸易,那时以葡萄牙和西班牙为首的西方殖民者要么将原本自给自足的美洲的原住民社区强行纳入到欧洲为中心的贸易体系,要么贸然闯入已经行之有年的印度洋和亚太贸易体系。总之,由于他们的“积极进取”,第一次全球化才得以成型,而其中作为染料来源的红木更是成为一个颇为突出的商品符号。

如果说“瓷器(china)”作为一件商品的得名是因为其产地是“中国(China)”,那么“巴西”作为一个国度的得名则是因为“红木”即 Brasilwood,其中 brasil 在葡萄牙语里是“红色”的意思。

没有纺织业的印第安人无法理解葡萄牙人对于染料的需求,而其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也“妨碍”了他们“出卖”劳动力将红木从内陆森林运到海边。为了“说服”他们砍伐并运输红木,葡萄牙人主动创造了一种需求来“换取”他们的劳动力。通过给敌对村落中的一方提供美洲本土没有的欧洲刀剑和斧头,葡萄牙人成功地给另一方创造了“免于恐惧”的需求。为了抗衡突然得到“先进”武装的敌对村落,一个又一个村落被迫同意出卖劳动力来换取欧洲人的战争工具。于是一个以红木为核心的贸易链条得以启动并顺畅运转,直至欧洲人“发现”蔗糖并开始“引进”非洲的劳工。

与此同时,在地球的另一端,中国人也开始了寻找苏木的远征。在台湾学者陈国栋看来,郑和七次下西洋,不仅仅是为了宣扬国威,也有着确保苏木与胡椒供应的目的。

相关阅读:非洲酸枝是红木吗?古夷苏木是非洲酸枝吗?

郑和下西洋_1.jpg

苏木作为提取红色染料的原材料,早在唐朝是就已经是珍贵的进口商品。后来明太祖在全国大力推广植棉,促进了棉纺业的勃兴,进而推高对苏木的需求。由于中国本土不产苏木,因此确保进口畅通就成为一个重要任务,而官府又不喜欢通过民间贸易来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如何让相关国家或地区“心甘情愿”以朝贡贸易的方式来保障苏木的源源不断的到来,便成为郑和下西洋的任务之一。

换言之,郑和下西洋有着浓厚的开辟官方贸易通道,并“说服”利益相关方卷入此一贸易链条的意味。如果说唐宋元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更多是由前来购买中国丝茶和瓷器的伊斯兰世界商人所主动打造的,那么郑和下西洋则可被视为中国为保障自身原材料供给而主动出击构建“新型”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之举。

由于供应十分充足,苏木一度被当做京官俸赏的一部分加以调度下发,《明英宗实录》即有相关记载:“正统元年(1436)三月甲申,敕(南京守备太监)王景弘等,于官库支胡椒、苏木共三百万斤,遣官运至北京交纳。”

后来当葡萄牙人沿着阿拉伯商人所开辟的印度洋贸易路线前来“发现”亚洲时,他们手中并没有南洋贸易体系所需要的商品,他们所能够做的只能是加入即有的贸易网络,或者为欧洲市场购买或掠取香料,或者成为南洋贸易体系的一部分,直至能够垄断某些商品的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