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欧式家具?

导读:
所谓“达芬奇家具”,却是把法国巴洛克、英国维多利亚、新古典混合搭配。如果有人指着元明清家具混搭的东西,说它是孔夫子家具,你认吗?

如果有人指着元明清家具混搭的东西,说它是孔夫子家具,你认吗?

达芬奇家具出事前,我就知道它和意大利不可能有任何关系,这从款式上就能看出来。达芬奇只活了六十来年,他所处的年代家具还比较朴素。这一点,看他们那个时代的绘画就知道。所谓“达芬奇家具”,却是把法国巴洛克、英国维多利亚、新古典混合搭配。如果有人指着元明清家具混搭的东西,说它是孔夫子家具,你认吗?

达芬奇家具.jpg

达芬奇家具

但是达芬奇家具的这种设计,暗合了国内暴富阶层的心理。即便出了事,也可以想象,“达芬奇风格”依然会是种受欢迎的风格。

正如普通外国人无法了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家具的差异,甚至连宋、明家具的区别也搞不清楚,中国买家和卖家总把一些巴洛克、洛可可、维多利亚、新古典主义设计符号粗糙地杂糅,组为想象中的“欧式风格”——但这种风格,拿到欧洲、美国去,老外们根本不认识。

事实上,很难说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叫做“欧式风格”的家具。欧洲家具发展了上千年,特别是文艺复兴以来,风格五花八门,各个时间、各个地区都不一样,很难一概而论。

拿破仑式“君主强权家具”

国内商家最喜欢模仿的是巴洛克风格。大概因为这种风格极尽奢华、繁琐、金碧辉煌,十分适合炫耀。巴洛克风格起源罗马,最初为天主教会服务。16世纪时,英国清教运动兴起,试图抵制天主教旧制和繁文缛节。天主教会的主教们,便聚在意大利开会研究对策,达成的决议之一,是宗教艺术必须为教会服务。巴洛克风格由此兴起,在建筑、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上,直白、热烈地表示忠诚。因为设计元素大量涉及宗教、政治与权力,这使得它深受贵族阶层欢迎,从而迅速传遍欧洲,并在法国路易十四、路易十五手上得到进一步发展。

路易十六只活了三十多个年头,就被革命党送上断头台了,他执政期间并没能发展出自己纯粹的家具风格来,所谓路易十六风格,其实是他的前任的集大成——波旁王朝的典型风格。在时代上,它一般被归为新古典主义。

巴洛克风格家具.jpg

巴洛克风格家具

新古典主义是个粗略叫法,它几乎涵括整个18世纪上半叶欧洲主流设计风格,比如主张全面恢复古罗马、古希腊风格的帕拉丁诺风格,比如帝国风格、英国乔治风格、德国彼得迈耶风格。

相关阅读:英国巴洛克家具文化详解

帝国风格,是拿破仑执政后大规模推广的风格。它有突出的古罗马古希腊特色,但更宏伟、浮夸,充满帝王气,是君主强权国家的意志表现。

拿破仑三世时,巴黎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建筑与家具风格上,依然采用若干古典元素,同时也出现了比较优雅的细节,而且变得更富浪漫色彩,比如加涅尔歌剧院(巴黎大剧院)。

因为拿破仑时期法国的强盛,帝国风格在巴黎、伦敦、纽约、柏林、维也纳都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在英国,它发展为“摄政王风格”;在德国,帝国风格演化为彼得迈耶风格。德国人的古典主义重视严谨、准确,却没有如同法国那样,演绎出柔情、浪漫的一面。1830年左右,帝国风格在美国流行,被称为“美国帝国风格”。美国帝国风格和拿破仑帝国风格基本一致,采用稳健的比例、古典的装饰,但是雕刻比较粗糙,往往用黑色髹漆。

横扫欧洲的帝国风格在中国没多大影响。鸦片战争后,上海外滩、汉口英租界、青岛德租界建筑中有少许。但此时帝国风格在欧洲已过时了。

欧洲家具的“中国风”

典型的英国风格家具,是雅各宾风格:直线多、转角硬朗、结构笨重、刻有木雕装饰图案。雅各宾风格在1600-1690年流行,那正是英国殖民北美洲时期,在北美影响极大。在中国,雅各宾派没什么市场,因为鸦片战争是两百年以后的事了。

维多利亚时代的洛可可风格椅子.jpg

维多利亚时代的洛可可风格椅子,采用安妮公主风格和齐平戴尔风格惯用的弯腿设计。鎏金椅背上镶嵌着珍珠,以髹漆装饰细节。从维多利亚时期开始,家具进入了批量生产时期。

17世纪末始,由于东西方贸易往来,一部分欧洲家具受中国明清家具影响,比如“威廉与玛丽”。尽管这名字来自英国国王,但风格基础却是荷兰家具。“中国风”突出体现在“威廉与玛丽”风格的腿脚部分:桌脚、椅脚、床脚都采用鼓腿形式,脚底由球形收起。不过也有用西班牙风格足底的做法。威廉与玛丽风格的另一个特点是:椅子座部是格栅状,或者加软垫。有时候,它们甚至采用中国髹漆方式装饰椅子全部或者局部,十分精彩。

1702年至1714年,英国女皇安妮执政期间,威廉与玛丽风格演化成安妮公主风格:家具比例更加舒服,整体设计更典雅。家具腿脚也做了改动,采用中国人惯称的“虎腿脚”:下端是个类似鸭掌一样的低足。这种风格的椅子很多用提琴面一样的形式作靠背,英语叫做“fiddle-back chair back”,桌子拉手多是蝙蝠形状。

相关阅读:英国洛可可之安妮女王式家具详解

安妮公主风格后来又进一步演化为乔治风格。这一风格贯穿乔治一世、乔治二世在位的46年时间——1714年至1760年。此时的家具装饰更为细致,也更为繁琐。家具显得沉重,尺寸也大,雕琢细致的“虎腿脚”桌椅非常普遍,脚最下端头往往雕出狮子、老虎的爪子形状,乔治风格的高浮雕之繁琐很严重,并且经常采用贴金装饰。

和乔治风格同时期的,还有齐平戴尔风格。和大部分设计风格来自统治者的名称不同,齐平戴尔风格的命名来自英国设计师托马斯·齐平戴尔。这种家具受三方面设计影响:法国设计、中国家具、哥特风格。它依然采用中国式的虎腿脚、虎爪足、球形足。齐平戴尔风格的柜子一般比较瘦身、纤细,顶部一般是三角形。1754年,齐平戴尔出版了《绅士和家具制作指南》,他的风格在美国极受欢迎。

家具的“批量时代”

18世纪末,设计师乔治·赫伯怀特的家具风格风靡英国。他设计的椅背经常使用心形、椭圆形、圆形,是很容易辨认的特征。后来,赫伯怀特风格也在北美被大量仿造,特别是在卡罗莱纳、马里兰、新英格兰地区、纽约和弗吉尼亚。

赫伯怀特后,影响英国家具风格的是设计师托马斯·谢利顿。他1791年出版著作《家具和座椅设计绘画参考》。谢利顿设计喜欢用优雅的直线,采取轻盈的结构,家具比例十分灵巧。这种风格在欧洲不受欢迎,但在美国很多见。

在欧洲家具发展中,维多利亚风格应该可以视为用工业化形式生产家具的第一个风格。从1837年到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在位64年,是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统治者。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国力鼎盛,海外势力强大,家具设计风格稳健、比例沉重,显示大国气概,雕工精致,装饰繁复。更重要的是,维多利亚之前,所有家具风格都是手工小批量制作,而维多利亚风格的家具,却是在工厂中批量生产的。靠着英国遍布世界的海外殖民地,维多利亚风格影响了全世界。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兴起了“新艺术风格”的设计运动。这一运动起源于法国,发展到德国后叫做“青年风格派”。虽然这一运动催生的产品不多,但作为德国当年的殖民地,青岛却至今留存着几栋这种风格的建筑。后来,“新艺术运动”被美国奢侈品公司蒂芙尼吸收,用于首饰、灯饰设计,但并未在家具、室内设计方面产生影响。

这些丰富而具体的家具风格,很难在中国得到认真研究。所谓“欧式风格”,只是中国家具厂商的噱头,既然是噱头,迟早都会退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