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族家具的来源和历史发展

导读:
白族家具在发展、演变的历程中,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是约商代至西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左右;二是南诏、大理国时期;三是元、明至清。而影响白族家具风格形成的主要文化渊源有:滇国青铜文化、楚漆文化和中原汉文化。

白族家具在发展、演变的历程中,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是约商代至西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左右;二是南诏、大理国时期;三是元、明至清。

而影响白族家具风格形成的主要文化渊源有:滇国青铜文化、楚漆文化和中原汉文化。

云南白族家具.jpg

商代至西汉时期

此时期主要是白族先民僰人所创造的青铜文化时代。云南的青铜文化在全国是属于较为先进的,其工艺也相对发达。这个时期大理地区家具风格开始逐步形成。当时中原地区家具的形式主要以漆器和一些青铜器为主,在此时期出土的文物显示,云南地区已经大量出现了家具。

如石寨山墓葬出土的文物中就有洗、案、枕、盒等青铜家具,时期为战国至西汉早期。江川李家山出土的文物中还出现了竹木器,漆器,时期为春秋至东汉。可见此时期云南地区的家具与中原地区的发展基本上是相一致的。同时家具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着山地家具的特点,结构紧凑、高度不高。

明代杨慎在《滇载记》中曾提到“诸夷慕武侯德,渐去山林,徙居平地,建城邑,务农桑。”由此可以看出,白族先民大约在三国时期左右由高山向平地转移,大理地区的家具也开始在魏晋时期逐步向平原家具过渡。

关于楚漆文化对云南白族家具文化的影响,通过对史料及考古研究后对这一说法持肯定态度。“比如漆奁、漆案和漆耳杯等,很可能来自我国内地,因云南青铜器中没有类似的器形,战国晚期江川李家山、元江山冲和腾冲县曲石虽有铜案出土,但和漆案的差别较大,显然没有承袭和直接演变关系。至于西汉末年至东汉初滇国也有少量铜奁和铜耳杯出土,时代比同类型的漆器晚,自然是青铜器模仿漆器,而不会是漆器模仿青铜器。”

延伸阅读:皖南古民居家具的象征主义

南诏、大理国时期

由于唐王朝对云南实行的招抚政策,扶持洱海地区的南诏部落统一洱海地区,建立南诏政权。南诏政权积极学习先进的汉族文化,并把工匠艺人引入南诏,传授技艺,这为后来白族家具与木雕的相互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南诏和大理国还积极吸收外来宗教,形成多种宗教文化并存的局面。这在白族家具上得到了很大的体现。白族家中几乎家家都有供桌,而且在供桌上大量使用各种宗教图案、故事等。这一时期的白族人民自由、开放,敢于体验和接受新东西,崇尚佛法,接受多种新的宗教文化思想,同时不拘一格地寻求一种新的融合的形式。

因此可以说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家具已经形成了自己独具风格特色的家具体系,无论从形态、种类、装饰艺术、技术工艺等基本上都已完成了整套体系风格的建立。

白族家具2.jpg

元、明至清朝

进入元朝时期,地方割据政权灭亡后,白族受内地文化的影响更大,白族文化与汉文化的交融进入了历史的新局面,这为白族家具在明清的高度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明朝时期白族家具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明式家具的特点,大量采用线的造型,同时再结合白族特色的木雕工艺,形成了白族特色的家具。大理地区大理石最早的开发时期应当在唐初甚至更早,大规模开发则始于明清时期,在此时期大理石逐步应用于家具制造上,出现了白族家具独具特色的木框石心雕花家具。

到清代,白族家具受到了清式家具的较大影响,形成了用材厚重,装饰华丽,造型稳重,重形式而不重神韵的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