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文化的本土化与国际化

导读:
当今全球市场,消费者越来越乐于接受各种不同的设计,正如接受和喜欢美学价值迥然不同的外国饮食、烹饪或者说能直观地表现不同文化的最显著特性(本性)的东西。

当今全球市场,消费者越来越乐于接受各种不同的设计,正如接受和喜欢美学价值迥然不同的外国饮食、烹饪或者说能直观地表现不同文化的最显著特性(本性)的东西。

在工业发达国家,设计师们反对“国际化”的潮流由来已久, 而且现在他们正在尝试“鼓吹”独特的文化本性的设计,恰恰相反,在发展中国家和一些新兴的工业经济地区,设计师们仍在追随国际潮流。简而言之,他们正在重蹈西方的覆辙。

设计文化的本土化与国际化.jpg

当然,我们不可否认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因素对设计的影响。在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吸引了外国投资,因此,国际化便如潮水般的冲击本土文化,我国的经济特区就是一个明证。但我们尚不能就此认为原始的设计就是在这片土地上发展起来的。

设计的文化本性,正如其他文化所显示的特性一样是不可以被创造的,而是取决于其文化主体的本身特性。

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设计师和设计理论家们既没有忽视文化对他们的领域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也没有想方设法去消除这种作用。毫无疑问,在产品设计的每一天中,设计家们在不断地受着周围的文化氛围的指引。但在设计理论这个层次上,占主导地位的却是“国际主义”。这种思潮还存在于设计以外的其他领域内。在20世纪中叶,种种迹象表明,将来的世界将是个“大一统”的世界。独立的封建王国结合成一个一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国家结合成更大的经济性和政治性的联盟,由此人们推断出:世界将最终统一。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国际主义(国际化)”的代价却是巨大的,他正导致传统文化和地区文化的逐渐消亡,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文化问题,文化主体特性的问题,成了未来设计的重要问题。值得欣慰的是,有人提议回到以前的时代中去,回到一个由于技术交流和国际贸易而促成的我们的这个更加统一的世界之前的时代中去。于是,设计者们,尤其是消费者们已摒弃20世纪初国际上流行的现代主义。如果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不受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的时代,那么设计将不需要“国际化”,而以文化含义的交流或文化主体特性的表达来代替。

当然,我们不能忽视沿海地区关于产品设计的经济原则:采用国外的设计可以带来国外的投资和外国的资本。相对便宜的劳动力,产品的迅速更新换代,,快速迅捷的商品投放和迎合外国人口味的能力。我国的经济特区正是基于这种原则才迅速实现工业化和富裕起来的,同时,由这些经济原则设计的低成本产品,完全替代了发达国家的产品,通常这些产品少有直接刻意的模仿, 因为他们常常是集多种风格、多种用途于一身。但这仍然是对国外的设计原形的一种替代性的设计。所以我们可以说,这些设计既非原形,又非模仿,而是一种新的设计形式一一替代性设计。

但很多人认为这种设计模式只不过是设计发展史中的一个阶段,为证明他们的观点常提到日本。的确,日本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模仿之风,曾广为流传。但我们必须明白,日本的设计发展和我国经济开发区的设计发展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日本一直保持体现其传统文化,同时出于自身目的的考虑在不断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第二,更具意义的是,日本的设计是以与西方世界平等竞争为目标的。就中国,比较而言,替代性设计在港、澳、台及沿海地带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从50年代末的港、澳、台到90年代的沿海开放地区,设计师们一再宣称:模仿已是过去的事情,而自己进行原形设计的时代还远远没有到来,这个时代不会真正的到来,其障碍不是资源的贫乏,亦不是缺少技术、缺少投资或国外的建议。而是缺少除了替代性设计以外的设计理论的教学。换而言之,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作为一种设计榜样的价值,对于国内的其他地区,如中、西部地区来说,将会是很小的。

我国国内市场及具有相近文化特性的亚洲市场本身的迅速崛起,这也可以说明文化主体特性可起决定作用。我国及亚太地区的发展可能是通过模仿西方世界起步的,但现在己朝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美国的流线型设计象征富裕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就像德国的实用主义风格已不能再代表高科技一样,在国内及亚太地区的许多城市里,以出现许多腰缠万贯、眼光挑剔、并不满足西方老一套的产品样式的消费者。

虽然在我国的一些发达地区有许多的设计都带有浓厚的文化主体特色,但因为他们是在无意识或他们的无意识性中形成的。要使设计程序不受“国际化”的影响,需要的是有意识的设计。可能听起来有些奇怪,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巳习惯将文化视为一种传统的、古老的东西,就象古神话中的嫦娥奔月一样。我们不认为文化是一种可以由设计者大量设计制造的“东西”。

文化主体特性是可以设计, 但模仿国外并不是我们要走的路,因为那仅仅是一种模仿。作为中国的设计师在为一位北京消费者设计产品时,根据当地的文化主体特性,当然也可以为伦敦消费者设计,而无须刻意去模仿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