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装饰到室内设计演变的历史研究

导读:
装修业在我国从国家大型工程全面进入到寻常百姓家,人们对室内设计有了一定的了解。装修业的较高利润也成为商家追逐的热点,从正规的国家大型装饰企业到街头的装修“游击队”应有尽有,整体素质差异很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国民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城市建设也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在大力兴建楼、堂、馆、所等大型公共设施的同时,也在努力改善国民的居住环境和条件。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度的加快,使人们在解决了温饱之后,不但注意“衣、食”质量的提高,也开始把“住”的质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随着国家货币分房等一系列住房政策的实行,许多老百姓有了自己的住房,有了经济基础的老百姓再也不满足于“居者有其屋”的老观念了。他们不仅要有住的地方,还要住的舒适、住的有质量,因而对居住环境的改善和美化已成为城乡居民的消费热点,室内装修也由楼、堂、馆、所大型高档工程的象牙塔走入寻常百姓家。

人作为社会的主体,人与人构成了社会关系,作为社会载体的人类聚集、居住地等场所,是人们生存的最基本空间,也即社会大环境的基本细胞,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因而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装修业在我国从国家大型工程全面进入到寻常百姓家,人们对室内设计有了一定的了解。装修业的较高利润也成为商家追逐的热点,从正规的国家大型装饰企业到街头的装修“游击队”应有尽有,整体素质差异很大。人们对室内设计内涵的理解参差不齐,有的甚至流于表面化、概念化。大部分人尚把室内设计片面地理解为室内装饰,而从内涵意义上区别两者并不等同。

一、室内设计与室内装饰

室内设计——它是由墙面、地面、天棚等组成的建筑构件限定的内部空间的再创造艺术,它的再创造用以完善建筑物的内部环境,以适应居者对空间的要求。室内设计有三个要素:室内空间、装修装饰和室内陈设。

“室内空间”要素是室内设计的三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是室内设计的灵魂所在。室内空间设计所指为二方面:第一,它是对室内空间的视觉环境设计。当人们走入一间房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间屋子内部有没有秩序,空间的形状、大小分隔同室内的布置是否和谐、美观。它对应于人们的审美要求和精神因素,包括空间的形状、构图、色彩等。第二,它同时是对室内空间的物理性能能否满足人们对使用功能的需要,如光照程度、通风、湿度是否合理等等。它涉及到建筑学、结构学、人体工程学、生理学、物理学、光学等许多学科。从对室内空间的再创造这个角度说,室内设计师也可称为“室内建设师”。

室内设计的第二要素为“装修、装饰”要素。室内装修所指是对建筑物本身构件的一种固定封装,从而起到维护作用;同时也指对老房屋损坏构件的修整,对房屋不合理构件的改造。如:暖气设施的封装,电路及上、下、水的改造等。室内装饰是通过艺术表现手段对室内进行的美化创作,就字面理解为修饰、打扮。它的作用完全对应于人的审美精神需求。用以改善室内空间的气氛,如室内的华丽、朴素、典雅、浪漫等。所以说室内装饰只是室内设计的一个部分。

室内设计的第三要素为“室内陈设”要素,是指对室内的家俱、装饰织物、陈设艺术品、灯俱、绿化等方面的处理。

室内设计三要素的关系是相辅相承的,要处理的合理、协调,即要把握整体效果、又要有特点。通过以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室内设计是指在建筑构件限定的内部空间中,人们所采取的一种以科学为功能基础,以艺术为表现形式,为了满足人们追求物质和精神并存的室内环境而进行的一系列创造性活动。

二、 室内装饰到室内设计的演变

从室内设计的三要素中我们巳知室内装饰设计只是室内设计的三要素之一,然而为什么社会中许多人,许多书籍都把室内设计称为室内装饰设计呢?众所周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在不断地完善自身的同时,也再对其周围事物加以不断地完善。“室内设计”作为一门学科也有其发展、完善的过程。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人们对某一概念的定义在当时是正确的,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原有的定义随着时间的推进又将被更新或代替。室内设计作为一门学科自然也在不断的完善。正如当人们提到“艺术”一词时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绘画、音乐、舞蹈”等概念,就好象只有绘画、音乐、舞蹈才是艺术,而其它的都不是。翻开《艺术辞海》我们可以看到艺术不仅包括绘画、音乐、舞蹈,同时它还包括戏曲、电影、曲艺、杂技、摄影、雕刻、织绣、建筑装饰等门类。它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有许多丰富的内涵。为什么人们会产生这种错觉呢?究其原因,这可能同这一概念历史的发展有关。在远古时代音乐、舞蹈和绘画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率先于其它门类首先产生,它们的历史较长,而同时作为其它艺术的基础给人们留下较深的印象。

人们习惯于把室内设计称为室内装饰也有其历史的原因。早在人类发展的初期,人类的生存尚需大自然的恩赐。出于对自然的崇拜人们常常把动、植物的图案以及捕鱼、狩猎的场面画在岩洞、岩壁上。人们把大自然万物当作神灵来膜拜,同时也发现了这些壁画、岩画的优美之处及其具有装饰作用。随着群居生活的出现,出现了人类的早期建筑。于是人们把居室的墙壁上绘上了这些图画。一方面表达了人们祈求有更多的食物的愿望,另一方面又美化了住所。早期定居的人们还采用了方、圆一些简单的图案来装饰住所。1982年10月,我国在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发现了仰韶文化晚期的一幅居址地画,画在一座房基临近后壁的居住面上,这是产生在新石器时代的室内装饰的早期萌芽的一例。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居室和神庙的装饰内容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精采。欧州古希腊、罗马建筑中的柱式、柱头、柱基以及梁拱之精美,至今为很多人感叹。古罗马神庙内的地面石材已采用了方和圆的图案来作为地面的装饰图案。在东方、中国、印度庙宇内的雕刻不必说,中国皇宫及民居建筑中的木结构梁架结构之精美,堪称现今框架结构的笔祖。人们用“雕梁画栋”来形容中国古代建筑,足见中国古代建筑装饰之精美。

手工业的产生,劳动工具的大大改善,使人们在建筑中已经能够把装饰与功能结合起来。古希腊、罗马的柱式,中国古代建筑的举梁都是很好的例证。然而人们对美的追求是无穷尽的。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兴起了“装饰之风”。由于工商业的发展,社会上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一般的大众也比十五、十六世纪更富裕。良好的经济基础使人们在建筑、室内装饰中不惜使用昂贵的材料以炫耀财富。文艺复兴运动也促使欧洲的文化、艺术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工业的进步、手工工艺的提高也都为“装饰之风”的兴起提供了条件。人们把文艺复兴的样式加以变形,追求传奇新颖,运用直线的同时强调线型的流动变化,在室内将绘画、雕刻、工艺运用于装饰和艺术陈设品上,墙面以精美的壁毯装饰,不惜采用高档的石材、木料并镶以金色,尽情装饰,珠光宝气,繁琐华丽。这股风靡一时的“装饰之风”历史上称为“巴洛克风格”。它一经在意大利兴起,便很迅速传到了周围其它国家、整个欧洲和美洲,一直到十九及二十世纪许多建筑都还留有它的烙印,可见其在当时有很强的活力。十七世纪的法国路易十四在位时进行了大规模的宫廷建造,卢浮宫和凡尔塞宫的室内装饰成为“巴洛克风格”的典型之作。

继“巴洛克风”之后,欧洲又兴起了“洛可可”风。一些贵族对巴洛克的厚重、严肃的效果不满,认为室内装饰应再娇柔、纤细、细腻些,加之商业的发展,当时在欧洲已经有了中国和印度东方国家的装饰品。东方文化的输入,使卷草纹样在欧洲室内装饰得以大量的运用。曲线在这时期的室内装饰中被用到了极端,诸如一些陈设与摆饰的轮廓线全部都采用曲线,钢琴的边线也都采用大量的装饰,而在色彩上采用娇艳的颜色,在房间布置上讲究舒适、小巧、玲珑与亲切,这一切使室内的装饰手工技艺更加精堪。当时“洛可可”之风风靡整个欧洲,这一时期人们对“唯美”的盲目追求,使人们一度走入歧途。为装饰而装饰不顾功能的需要,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消耗,这也就决定了它只能为少数贵族服务,因而也就决定了它已达到了终极点。当时人们把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冠之以“装饰工匠”之称,把这一活动称为“室内装饰”。

十七、十八世纪的室内装饰只所以只重“装饰”,而忽略其它因素,究其原因同当时没有职业化的室内设计师也有一定的关系。直至二十世纪以前,职业化的室内设计师几乎不存在。室内设计方案甚至于建筑方案往往都是由美术家和工匠联合完成的。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建筑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就曾由世界著名的画家、雕塑家米开朗琪罗担任总设计师。著名的巴黎歌剧院前厅的设计者夏涅也是毕业于巴黎美术学院。艺术人士提供的设计,人们对“唯美”的一味追求,自然也就导致了唯美的形式主义在室内装饰中的泛滥。

1897年,一个旨在与传统隔裂的学派——分离派在维也纳形成,并首次提出了“整体的艺术”这一美学标准,把建筑、室内装饰、染织、服装、服饰都变成了一体化的风格,打破了装饰脱离建筑、室内构件的状况。一些思想家和建筑家也对装饰提出了批评。美国建筑家沙利文在《建筑的装饰》(1892)一文中就指出“装饰是精神上的奢侈品,而不是必需品”。它的学生赖特后来又提出了“有机建筑”理论。“有机”对于沙利文和赖特来说就是生长发展,不是无功能的形式,也不是无形式的功能;不是细部与群体无关,也不是群体与细部脱节,而是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统一及形体、结构和空间的高度完整与平衡,重新把形式与功能结合起来。1919年由美术学院和工艺美术学院合并成的“魏玛.包豪斯”设计学校成立。包豪斯学派的思想与理论在当时造成很大的影响,它强调形式追随功能的重要性,并把空间概念导入设计理论,首次提出了四维空间理论(三维空间加时间),强调建筑空间与结构功能的合理性,强调机械化大生产对于造型的单纯化要求。至此室内装饰风开始衰落代之以更全面、更完善的室内设计。

二十世纪以后,由于工业化大生产,钢筋混凝土、钢结构在建筑中大量使用,建筑的功能也变得复杂多样,新型建筑形式大量涌现,许多老房屋因不适应时代的需要而等待改造。在这种状况下,室内装饰业开始从建筑中脱离出来,出现了专业的室内装饰艺人,职业化的室内设计师开始出现。而到了三十年代,室内装饰业成为正式的独立专业类别。1931年,美国室内装饰者学会成立,成为美国室内设计师学会的前身。

到了五十年代,由于建筑用途、功能的复杂化,使室内设计更加专业化。如:大型商场空间的设计,办公空间的设计等促成了室内设计的独立。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室内设计已经和仅局限于艺术范畴的室内装饰有所区别,其包容范围更广,内涵更多。

至此我们已清楚地看到如果二十世纪以前,尤其是十七、十八世纪,把“室内设计”称为“室内装饰”还是比较贴切的的话,二十世纪以后,随着形式与功能结合的强调,空间概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导入,再把“室内设计”称为“室内装饰”就是不完善的了,到这时室内装饰已成为室内设计的因素之一。“室内装饰”已演变为全方位的“室内设计”,“室内设计师”的称号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承认。1957年美国“室内设计师学会”成立标志着这门学科的最终独立,同年,我国也在中央工艺美院成立室内系。

“室内设计”代替“室内装饰”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其整个发展过程可概括为:纯装饰(原始的萌芽状态)→与构造结合(古希腊、罗马时期)→为装饰而装饰无谓的添加(巴洛克、洛可可时期,装饰的鼎盛时期)→重新把装饰形式与功能结合,导入空间概念(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出现专职室内设计师、五十年代美国“室内设计师学会”成立,室内设计成为独立的学科)。

科学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六十年代以后,后现代主义又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的设计思想,强调建筑的复杂性、矛盾性、多元性、文脉性,崇尚人性的复归、环境意识的觉醒。新技术、新材料的冲击对室内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细。近年来,日本已经把室内设计师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以空间设计为重点的“室内建筑师”;第二种是以设计室内使用的家俱和陈设品为重点的“室内产品设计师”;第三种是传统的“室内装饰师”。在进行一项设计的时候,这三种设计协调合作、分工有序,同时又各具重点、各有所长。

三、 展望未来

现今时代,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浪潮扑面而来,社会已向着高效能、高节奏、高情感、高物质的方向发展。人们走入家庭的时间越来越多,网络也在大踏步地走入家庭。人们购物、办公不须出门,大型的商场终将消失,大型的办公场所无须存在。人们天各一方也可在网上相会,相隔万里也能共同完成某项工作。有人预言摩天大楼在二十一世纪将象恐龙一样的消失,而家庭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场所。那么,家居的室内设计又将提出新的要求,人们对室内、外环境也将提出新的需求。现在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都在研究高智能化的家居环境,清华同方在我国也率先推出了数字化人居环境整体解决方案。那么室内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将怎样跟上时代的步伐?怎样裂变演化、完善?我们试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