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家具的箱柜

导读:
“柜”这个字,最早写的是“匮”,早期的柜和盒子、箱、匣区分不大,很混乱。宋代以后,柜和匣就分清楚了。宋人戴侗的《六书故》说“今通以藏器之大者为柜,次为匣,小为椟。”

一般来说储物的家具就是柜子。中国历史上现存最大的柜子在故宫坤宁宫,这对柜子是在乾隆七年1742年制作完成的,5.2米高。260多年以来,这对柜子没有移动过位置,一直放在那里。

储物的家具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做“庋具”。“庋”字是收藏的意思。所以庋具就是一个储物的家具。庋具包括了橱,南方人称之为橱,北方人称之为柜。

“柜”这个字,最早写的是“匮”,早期的柜和盒子、箱、匣区分不大,很混乱。宋代以后,柜和匣就分清楚了。宋人戴侗的《六书故》说“今通以藏器之大者为柜,次为匣,小为椟。”大的是柜子,小一点儿的为匣,再小一点儿的就是椟。这种储物器在早期的时候是非常重要的容器。对于中国人来说,有门为柜,上开盖为箱,横拉门为柜。

南方人跟北方人在柜子上面的名称有些区别。南方人一般愿意叫橱,北方人愿意叫柜。 “橱”最早是跟厨房有关,是用来储存食物的家具。南方人有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叫“鸡笼橱”。不光是透气,还透视,所以很早就被挪为书柜。今天的书柜一般都是透明的是因为容易找到里面的书。那么过去的书柜彻底蒙上的时候,得把它全打开,才能找,不方便,所以就出现了这种窗棂状的书柜。

白居易曾写过“破柏作书柜,柜牢柏复坚。收贮谁家集,题云白乐天。”说的是破开柏木做了一个结实的书柜,收藏自己的诗集。“我生业文字,自幼及老年。前后七十卷,小大三千篇”。写了三千篇,自己把它收拾好了,搁在柜子里。 “只应分付女,留与外孙传。”要把这些东西都留给他的子孙。这首诗距今也一千一百多年了,证明一千一百多年以前,已经有书柜这样专属的家具了。

关于架格可查的资料相对都比较晚。《红楼梦》里有很多这样的描写。后来有一种柜子的出现叫亮格柜。“亮”都是通透的意思。所谓亮格柜,肯定上面有一部分是通亮的;更通透一点的,双层的亮格柜。这种柜子有一个很通俗的叫法,叫“万历柜”,是万历年间非常流行的一种柜样,成就了中国若干次的收藏热,第一次是北宋,第二次就是晚明。晚明期间的全国收藏热导致万历柜的出现。万历柜上面那层通透的地方是为了陈列古董的,一般万历柜高度,就是亮格的高度比视线略高一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