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家具博古架的由来
家具博古架是一种专门陈列多件古玩珍宝的木制柜架,“博古”的意思即为“通晓古事古物”,成语就有“博古通今”一说。将陈列古玩珍宝的柜架称作博古架,显然是十分合理贴切的。由于博古架是一种格式柜架,可同时陈列多件古玩珍宝,故又称“百宝架”、“多宝架”。这些名称,也都名副其实,恰如其分。
博古架始见于北宋宫廷、官邸,最初,只是安放在大庭,之后随着在上层社会的流行,特别是明代,博古架进入有文化的、殷实的大户人家之后,博古架也就从大庭、客厅逐步进入内厅和书房了。及至清代,博古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兴盛时期,连民间也普遍出现了博古架,并与清扶手椅同被公认为是最富有清式风格的家具之一。
博古架开始作为宫廷、官邸的陈设器具时,体积是非常庞大的,几台博古架,可以一列排组成山墙那样,起到“屏风”的作用;特大者,一台就像一堵墙。架内分成若干个高低长短不一的框格,有正方形、长方形、菱形、扇形、六角形、曲尺形、半圆形等千姿百态的形状,多者可达上百格,供陈列几百件珍玩,除各种青铜器、玉器、漆器、瓷器、陶器等古董外,也放置书画卷轴。
博古架步入普通人家后,体制因室制宜,逐渐开始“减肥”,小者盈尺,可置于桌案之上作为摆件。一般文人雅士书斋内的博古架以精致见长,安放的古董不一定很名贵,偶尔也放些精心制作的小盆景及形态各异的湖石。
博古架的取材,早期是用松木、楠木,后来改用榉木、酸枝木、花梨木、抽木、红木,甚至紫檀木。一般说来,明式的多用黄花梨,色泽较浅,木纹明显;清式的多用紫檀木、鸡翅木,色泽较深,一般说明式的工艺水准比清式的更高。苏州拙政园见山楼下藕香榭内,有一套古代家具,内中有博古架一台,错落有致,简练大方,古朴浑厚,精巧玲珑,有典型的明代风格,它是用红酸枝制作的红木家具博古架。
在博古架选取的木材中,以紫檀木最佳。它的色泽紫亮光洁,木质红腻坚硬。经过匠心独运,达到古色古香的艺术效果。
据悉,在央视《鉴宝》栏目组一次全国民间寻宝“上海行”的活动中,上海中福路古玩城一家古玩店内,有一件清乾隆时期的皇室用品“紫檀雕黑漆描金镶嵌竹簧多宝格”,这件由店主数年前花数百万元从日本一古董收藏家处购来的多宝格,经有关专家鉴定为清代皇家珍器,估价为500万元左右。可以想见,现今存世的珍品多宝格是何等受藏家珍爱,具有何等的价值。
- 上一篇:中式古典家具之八仙桌
- 下一篇:中国古典家具太师椅的由来